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是將科技成果從實驗室階段推向市場應用的一系列支持活動,包括知識產權管理、技術評估、商業規劃、市場推廣等。隨著國家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支持力度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近年來,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和機構的數量不斷增加,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進程。
未來,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的發展將更加注重專業化與國際化。一方面,隨著科技成果的復雜性和多樣性增加,未來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將更加注重提供定制化的專業服務,如針對不同領域的科技成果提供專門的技術轉移顧問和市場開發策略。另一方面,隨著全球化趨勢的加強,未來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將更加注重國際合作,通過建立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促進跨國技術轉移和國際合作項目,加速科技成果在全球范圍內的推廣應用。
第一章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行業發展背景分析
第一節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行業的界定
一、科技成果的相關概念
(一) 科技成果的界定
(二) 科技成果的特征
二、科技成果轉化的相關概念
(一) 科技成果轉化的界定
(二) 科技成果轉化的途徑
第二節 中國科技成果的發展情況分析
一、中國科技成果總量
二、成果分布
三、中國科技成果來源
四、中國科技成果評價方式
五、成果獲獎情況
六、中國科技成果投入及產出
(一) 科學研究發展經費
(二) 財政科技撥款
(三) 科技人力資源
(四) 科技產出
(五) 高技術進出口及發展
(六) 國際比較
第三節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的發展情況分析
一、中國科技成果轉化率分析
二、中國科技進步貢獻率分析
三、中國主要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一) 科技中介機構模式
(二) 科技成果轉化的股份制模式
(三) 高新科技開發區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四) 產學研結合共促科技成果產業化模式
(五) 建立風險投資機制保證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六) 大學科技園區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四、我國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及對策
五、科技成果轉化的幾點建議
第四節 影響科技成果轉化模式選擇的因素
一、主體因素
二、技術因素
三、環境因素
四、成本和預期收益因素
第五節 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的選擇
第六節 國內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的現狀分析
一、自行投產模式
二、技術轉讓模式
三、委托開發模式
四、聯合開發模式
第二章 國外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及經驗借鑒
第一節 美國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分析
一、美國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模式
二、美國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特征
第二節 日本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分析
轉-自:http://www.htout.com/2013-12/KeJiChengGuoZhuanHuaFuWuDiaoChaYanJiuFenXiBaoGao/
一、日本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模式
二、日本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特征
第三節 英國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分析
第四節 德國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分析
一、德國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模式
二、德國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特征
第五節 加拿大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分析
第六節 中國臺灣地區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分析
一、中國臺灣地區科技成果轉化典型模式
二、中國臺灣地區科技成果轉化模式特征
第三章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節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概述
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內涵
二、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特征
(一) 成果的可轉化性
(二) 轉化模式的多樣性
(三) 轉化功能的多重價值性
三、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的獨特性
(一) 動力機制具有其自身的特點
(二)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制有自身的特點
四、高校科研成果轉化評價研究綜述
五、制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因素
(一) 科技成果轉化意識薄弱
(二) 科研工作定位不準
(三) 成果轉化資金不足
(四) 缺乏有效的激勵機制
(五) 科研成果與市場需求脫節
(六) 缺少高質量的科研成果
六、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障礙因素研究綜述
七、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及措施研究
八、高職科技成果轉化的對策
(一) 樹立轉化意識
(二) 準確定位高職科研工作
(三) 加大科技成果轉化投入
(四) 培養科技成果轉化團隊,建立激勵機制
(五) 產學研合作,建立科技成果推廣體系
第二節 中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現狀
一、高等學校科研規模
(一) 科技人力
(二) 科研經費
(三) 科技機構
(四) 科技項目
(五) 國際科技交流
(六) 科技成果及技術轉讓
二、高等學校科技活動概況
第三節 中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模式分析
一、自辦實體模式
二、合辦實體模式
三、孵化器模式
四、通過技術市場轉讓
第四節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影響因素及對策研究
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內部影響因素
二、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外部影響因素
(一) 科技中介服務能力
(二) 政策與制度促進
(三) 社會文化塑造
(四) 對策建議
第五節 促進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具體政策建議
第四章 國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分析
第一節 國外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主要模式
一、美國模式
二、日本模式
三、英國模式
四、加拿大模式
第二節 牛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分析
一、牛津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三、牛津大學的成功經驗
第三節 劍橋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分析
一、劍橋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三、劍橋大學的經驗啟示
第四節 柏林工業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分析
一、柏林工大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五節 早稻田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分析
一、早稻田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六節 慶應義塾大學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分析
一、慶應義塾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五章 國內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分析
第一節 清華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清華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二節 華東理工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華東理工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三節 浙江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浙江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四節 復旦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復旦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五節 重慶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重慶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六節 中國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中科大的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七節 中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中南大學科研現狀
Status of Chines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services market research and analysis and development forecast report 2014-2018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八節 華中科技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華中科大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九節 湖南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湖南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十節 南京大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南京大學科研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第十一節 促進中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建議
第六章 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分析
第一節 企業科技成果轉化的模式分析
一、自行轉化科技成果模式
二、產學研合作轉化科技成果模式
三、創辦高新科技產業園區(孵化器)模式
第二節 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模式選擇研究
一、企業不同發展階段對科技成果轉化模式選擇研究
(一) 種子期
(二) 初創期
(三) 成長期
(四) 穩定期
第三節 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案例分析
一、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 企業科研現狀
(二) 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三) 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實效性
二、上海新生源醫藥研究有限公司科技成果轉化分析
(一) 企業科研現狀
(二) 企業科技成果轉化路徑
(三) 企業科技成果轉化實效性
第四節 校企聯合研發模式分析
一、校企聯合研發模式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一) 發達國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經驗
(二) 農業科技成果轉化途徑
(三)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途徑與模式
二、校企聯合研發模式
(一) 企業主導直接轉化型
(二) 高校主導直接轉化型
(三) 中介聞接轉化型
(四) 政府引導轉化型
(五) 合資公司共建型
三、存在的問題
四、未來發展建議
第七章 科技中介機構技術成果轉化運營模式及典型案例分析
第一節 科技中介機構特征
第二節 國外科技中介機構概況和典型模式研究
一、美國科技中介機構概況和典型模式研究
二、英國科技中介機構概況和典型模式研究
三、日本科技中介機構概況和典型模式研究
第三節 科技中介機構推進科技成果轉化的作用機制
第四節 科技中介機構提供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情況
第五節 科技中介機構發揮作用不足及其原因分析
一、社會對科技中介機構的認識不夠
二、科技中介機構缺少資金保障
三、科技中介機構自身能力有限
四、科技中介機構之間的合作程度不夠
第六節 對策建議
一、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基礎
二、拓寬融資渠道
三、完善科技中介機構服務體系
四、深化科技合作機制
第八章 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展現狀及技術成果轉化運營模式分析
第一節 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展現狀
一、全國生產力促進中心機構概況
二、資產及投入情況
三、服務內容及收入情況
四、服務業績
第九章 分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成果轉化運營案例分析
第一節 北京軟件與信息服務業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核心業務
三、企業運營模式
第二節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經營優勢
三、企業咨詢服務
四、企業標準服務
五、企業認證服務
六、企業檢測服務
七、企業外貿服務
第三節 建筑材料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分機構情況
三、企業核心業務
第四節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機構設置
三、企業核心業務
四、企業發展戰略
第五節 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機構設置
三、企業核心業務及業績
第六節 皮革和制鞋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核心業務
三、國際分包中心
四、企業發展動態
第七節 國青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機構設置
2014-2018年中國科技成果轉化服務市場現狀研究分析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三、企業經營規模
四、企業核心業務
第八節 食品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業務范圍
三、企業業務進展
第九節 鑄造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沈陽鑄造研究所)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組織結構
三、企業核心業務
第十節 表面活性劑和洗滌劑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核心業務
三、中國日用化學工業信息中心
第十章 分區域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成果轉化運營案例分析
第一節 北京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主要服務職能
三、企業具體業務
四、企業發展規劃
第二節 上海浦東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核心業務
三、企業合作機構
第三節 天津濱海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核心業務
三、業務具體介紹
第四節 廣東省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機構設置
三、企業發展規模
四、企業核心業務
第五節 石家莊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發展規模
三、企業核心業務
第六節 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部門設置
三、企業核心業務
四、企業發展目標
第七節 四川省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組織機構
三、企業核心業務
第八節 湖南省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發展規模
三、企業發展成果
四、長沙數媒基地
第九節 甘肅省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發展規模
三、企業核心業務
第十節 河南省生產力促進中心
一、企業發展概況
二、企業部門設置
三、企業核心業務
第十一節 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分析
一、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特征
(一) 規模逐年變大
(二) 主體仍根植于高新區
(三) 發展模式日益多元
二、企業孵化器市場化與產業化發展的特點
(一) 企業化運營
(二) 多元化投資
(三) 財政自收自支
(四) 承擔社會責任
(五) 孵化器的高水平服務
(六) 多種孵化器共同發展
(七) 社會的需求及認同
(八) 政府大力支持
第十一章 中國重點區域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第一節 北京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一、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現狀
三、科技成果轉化發展前景
第二節 上海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一、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
二、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現狀
三、科技成果登記統計情況
四、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現狀
第三節 廣東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一、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現狀
二、科技成果登記統計情況
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現狀
四、科技成果轉化發展分析
第四節 江蘇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一、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
二、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現狀
三、科技成果登記統計情況
四、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現狀
五、科技成果轉化發展分析
第五節 浙江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一、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現狀
三、科技成果轉化發展分析
第六節 天津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一、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發展分析
第七節 山東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2014-2018 nián zhōngguó kējì chéngguǒ zhuǎnhuà fúwù shìchǎng xiànzhuàng yánjiū fēnxī yǔ fāzhǎn qiánjǐng yùcè bàogào
一、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現狀
二、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現狀
三、科技成果轉化發展分析
第八節 遼寧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及行業分析
一、產業園區發展現狀分析
二、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現狀
三、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現狀
四、科技成果轉化發展分析
第十二章 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及科技成果轉化需求分析
第一節 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一、中國高端裝備制造業面臨的形勢
二、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目標及重點
三、高端裝備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第二節 節能環保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一、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現狀
二、中國節能環保產業面臨的形勢
三、節能環保產業發展目標及重點
四、節能環保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第三節 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一、新信息技術產業發展概述
二、新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現狀
三、新信息技術產業發展目標及重點
第四節 生物醫藥產業技術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一、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
二、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潛力
三、中國生物制藥產業發展目標及重點
第五節 新能源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一、中國新能源產業發展必要性
二、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現狀
三、新能源產業發展目標及重點
第六節 新能源汽車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一、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現狀
二、中國新能源汽車面臨的形勢
三、新能源汽車發展目標及任務
第七節 (中.智.林)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分析
一、中國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現狀
二、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趨勢預測
三、新材料產業發展目標及重點
圖表目錄
圖表 1 2012年地方、部門科技成果構成
圖表 2 2012年全國科技成果登記數分布情況分析
圖表 3 2008-2012年全國登記的科技成果總數(項)
圖表 4 2012年地方科技成果區域分布
圖表 7 2013-2012年部門科技成果構成
圖表 9 地方應用技術成果在高新技術領域的分布(%)
圖表 10 2010-2012年地方應用技術成果分布(%)
圖表 11 2010-2012年部門應用技術成果分布(%)
圖表 12 成果來源構成(%)
圖表 13 科技計劃項目成果的完成單位分布(%)
圖表 14 自選類項目成果在不同屬性單位的比例分布
圖表 16 全國r&;d經費支出(2006-2011)
圖表 17 全國r&;d經費支出(2000~2011)
圖表 18 全國r&;d經費支出按來源和執行部門分1(2011)
圖表 19 全國r&;d經費支出按來源和執行部門分2(2011)
圖表 20 全國r&;d經費支出按活動類型分(2011)
圖表 21 高技術產業r&;d經費支出及其與工業總產值之比1(2011)
圖表 22 高技術產業r&;d經費支出及其與工業總產值之比2(2011)
圖表 23 全國r&;d經費支出按地域分1(2011)
圖表 24 全國r&;d經費支出按地域分(2011)(續)
圖表 25 國家財政科技撥款(2006-2011)
圖表 26 國家財政科技撥款(2000-2011)
圖表 27 中央和地方財政科技撥款(2001-2011)
圖表 28 地方財政科技撥款(2011)
圖表 29 地方財政科技撥款(2011)(續)
圖表 30 全國r&;d人員總量(2006-2011)
圖表 31 全國r&;d人員按執行部門和活動類型分
圖表 32 全國r&;d人員按地域分(2011)
圖表 33 全國r&;d人員按地域分
圖表 34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分學科學生數(2011)
圖表 35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按學科分(2011)
圖表 36 全國分學科畢業研究生情況(2011)
圖表 38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申請受理量及授權量(20102011)
圖表 39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申請受理量及授權量(2001-2011)
圖表 40 國內職務發明專利按部門分(2008-2011)
圖表 41 國內職務發明專利按部門分(2011)
圖表 46 全國高技術產品進出口按領域分(2011)
圖表 48 全國高技術產業主要經濟指標按行業分(2011)
圖表 49 部分國家r&;d經費支出
圖表 50 部分國家r&;d經費支出按執行部門分
圖表 51 部分國家r&;d經費支出按活動類型分
圖表 52 部分國家r&;d人員
圖表 53 部分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量(2010)
圖表 54 部分國家科技論文數(2011)
圖表 55 高校科研成果轉化指標體系
圖表 56 各類高等學校科技人力
圖表 57 分地區高等學校科技人力
圖表 58 部委高等學校科技人力
圖表 59 地方高等學校科技人力
圖表 60 各類高等學校
圖表 61 學校科技經費
圖表 62 分地區高等學校
圖表 63 各類高學校研究與發展機構
圖表 64 分地區高等學校研究與發展機構
圖表 65 各類高等學校研究機構
圖表 66 研究與發展項目
圖表 67 各類高等學校國際科技交流
圖表 68 分地區高等學校國際科技交流
圖表 69 各類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獲獎
圖表 70 分地區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獲獎
圖表 71 部委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獲獎
圖表 72 地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獲獎
圖表 73 各類高等學校科技活動概況
中國の科學技術の成果変換サービス市場調査·分析および発展予測レポート2014年から2018年の狀況
圖表 74 高等學校科技活動概況
圖表 75 分地區高等學校科技活動概況
圖表 76 早稻田大學研究推進體制
圖表 77 早稻田大學的技術專利情況(截至2011年9月)
圖表 78 近五年科研總經費
圖表 79 近五年國際科技論文
圖表 80 重點學科與科研機構一覽
圖表 81 重慶大學主要實驗室一覽
圖表 82 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情況
圖表 83 中南大學科技型企業
圖表 84 國家級科研機構
圖表 85 華中科技大學全資、控股及參股主要企業一覽
圖表 86 校企聯合研發橫式過程
圖表 87 科技中介機構發揮作用情況
圖表 88 科技中介已提供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情況
圖表 89 企業接受科技中介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服務情況
圖表 90 2002-2012年生產力促進中心的數量變化情況
圖表 91 生產力促進中心的地區分布情況
圖表 92 生產力促進中心法人組成情況
圖表 93 生產力促進中心的組建方式情況
圖表 94 生產力促進中心業務屬性情況
圖表 95 生產力促進中心地域范圍屬性情況
圖表 96 2002~2012年生產力促進中心從業人員增長情況
圖表 97 在崗人員年齡結構情況
圖表 98 在崗人員學歷結構情況
圖表 99 2012年在崗員工構成總體情況
圖表 100 2003~2012生產力促進中心資產狀況(單位:億元)
圖表 101 2012年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資產情況分析
圖表 102 2012年生產力促進中心系統總投入情況(單位:億元)
圖表 103 2003~2012年政府投入情況 (單位:億元)
圖表 104 2003年~2012年科技部撥款情況
圖表 105 2010年生產力促進中心獲得政府投入情況(單位:億元)
圖表 106 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總收入情況 (單位:億元)
圖表 107 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內容及收入情況(單位:億元)
圖表 108 2012年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收入情況
圖表 109 2012年國家級示范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收入結構
圖表 110 2012年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業績情況
圖表 111 2010-2011年生產力促進中心服務業績對比情況
圖表 112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結構圖
圖表 113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發展戰略規劃圖
圖表 114 國家化工行業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機構圖
圖表 115 國青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結構圖
圖表 116 沈陽鑄造研究所組織結構圖
圖表 117 江蘇生產力促進中心組織結構圖
圖表 118 湖南省生產力促進中心主要成果展示
圖表 119 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概況
圖表 120 上海市主要產業園
圖表 121 2005-2011年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統計
圖表 122 2000-2011年廣東省重大科技成果統計
圖表 123 2009-2013年6月我國生物藥品制造業產品銷售收入及同比增速
圖表 124 2013年2季度我國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情況
http://www.htout.com/2013-12/KeJiChengGuoZhuanHuaFuWuDiaoChaYanJiuFenXiBaoGao/
……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Email: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3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