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地處中國北方,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是中國重要的風電基地之一。近年來,隨著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的大力扶持和政策支持,內蒙古的風力發電產業發展迅速,裝機容量逐年增加。風電場遍布草原、戈壁等地形,為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風電場的建設和運營也面臨著電網接入難、電力消納能力不足等挑戰。
未來,隨著國家對清潔能源發展的持續支持和技術創新的推動,內蒙古的風力發電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通過優化電網結構和提高電力系統靈活性,解決風電并網難題;另一方面,探索風能與其它可再生能源的互補利用模式,提高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經濟性。此外,隨著儲能技術的進步和成本下降,風力發電與儲能系統的結合將成為提高風電利用率的關鍵路徑之一。
內蒙古自治區幅員遼闊,風能資源豐富。風能資源主要分布在典型草原、荒漠草原及荒漠區域。全區技術可開發風能資源約占全國可開發總量的50%,風能資源儲量居全國首位,其中巴彥淖爾、赤峰、烏蘭察布、包頭等地區風能資源優勢明顯。
內蒙古大容量并網風電機組的發展始于1989年。蓄積20年力量后,風能資源的豐富性和節能減排的迫切性,使得開發風電加速推進,尤其是2005年以來的快速崛起。內蒙古的廣袤草原上掀起了風力發電投資熱潮,超過200家企業進軍內蒙古風電產業,大批風力發電項目陸續建成投產。與風電場建設配套的風電設備制造業抓住市場機遇,得到較快發展。
依靠豐富的風能資源,內蒙古風電產業飛速發展。西起阿拉善戈壁,東至呼倫貝爾草原,內蒙古已投資上百億元建成一批大型風電場。2010年,內蒙古新增風電裝機容量480萬千瓦,風力發電199.2億千瓦時。截至2011年2月,內蒙古風電并網裝機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達到1090萬千瓦,成為我國首個風電并網裝機規模超過1000萬千瓦的省區。內蒙古并網風電裝機容量已連續6年超過100%的速度增長,目前風電并網裝機容量占中國的三分之一左右,已有5個盟市風電并網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
近年來大批中外風電設備制造企業進駐內蒙古,在制造、運輸等環節降低風力發電成本,極大推動了內蒙古風電產業的發展。此外,內蒙古亦在謀求開辟更多的電力外送通道,輸送包括風電在內的電能支援京津唐等地區的建設。根據《內蒙古十二五風電發展及接入電網規劃》,到2015年內蒙古風電裝機容量將達3300萬千瓦以上,其中蒙西地區2000萬千瓦,蒙東地區1300萬千瓦。
《2012-2016年中國內蒙古風力發電市場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共十一章。首先介紹了風能的定義、特點、風能資源等內容,接著分析了國際國內風電行業的現狀,并全面介紹了內蒙古風力發電行業的總體概況及重點區域的發展。隨后,報告對內蒙古風力發電行業做了設備制造分析、成本定價分析和投資潛力分析。最后,報告對內蒙古風電行業的發展前景進行科學的預測。您若想對內蒙古風力發電行業有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內蒙風力發電,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第一章 風能資源的概述
1.1 風能簡介
1.1.1 風能的定義
1.1.2 風能的特點
1.1.3 風能密度
1.1.4 風能的利用方式
1.2 中國的風能資源與利用
1.2.1 中國風能資源的形成及分布
1.2.2 中國風能資源儲量與有效地區
1.2.3 中國風能開發應用情況分析
1.2.4 風能開發可緩解中國能源緊張
1.2.5 風能開發尚不成熟
1.3 風力發電的生命周期
1.3.1 生命周期
1.3.2 風力發電機組組成
1.3.3 各階段環境影響分析
1.3.4 綜合分析與比較
第二章 中國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
2.1 全球風力發電的總體分析
2.1.1 世界風力發電產業概況
2.1.2 歐盟風力發電產業發展分析
轉~載~自:http://www.htout.com/DiaoYan/2012-02/neimenggufenglifadianshichangdiaoyan.html
2.1.3 世界各國積極推進風電產業發展
2.1.4 全球風電市場預測分析
2.2 中國風電產業的發展綜述
2.2.1 我國風電產業發展回顧
2.2.2 中國風電產業日益走向成熟
2.2.3 2009年我國風電產業發展迅猛
2.2.4 2010年中國風電裝機總量突破4000萬千瓦
2.2.5 國內風電市場發展常態機制的構成
2.2.6 風電市場發展機會與競爭并存
2.2.7 中國大力發展海上風力發電
2.3 中國風力發電產業發展面臨的問題
2.3.1 風電產業繁榮發展下存在的隱憂
2.3.2 中國風電產業存在硬傷
2.3.3 國內風電發展面臨的困難
2.3.4 阻礙風電產業發展的四道檻
2.3.5 風電產業突破瓶頸還有待時日
2.4 中國風力發電產業的發展策略
2.4.1 中國風電產業的出路分析
2.4.2 國內風電發展的措施
2.4.3 改善產業環境加快風電步伐
2.4.4 風電產業應使研發與引進相結合
2.4.5 技術是推動風力發電發展的動力
2.4.6 風電市場的發展需加大電網建設的投入
第三章 內蒙古風力發電產業發展分析
3.1 內蒙古風能資源概述
3.1.1 內蒙古風能資源領先全國
3.1.2 內蒙古風能資源的優勢
3.1.3 內蒙古風能資源的管理
3.2 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概況
3.2.1 內蒙古加快風電資源的開發領用
3.2.2 內蒙古風電建設迎來黃金發展時期
3.2.3 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現狀
3.2.4 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3.2.5 內蒙古風電并網規模突破1000萬千瓦
3.3 內蒙古風力發電重大項目進展情況分析
3.3.1 磴口縣引進27億元風發項目
3.3.2 京能國際風電項目一期工程奠基
3.3.3 宏騰能源西烏風電場一期工程開工
3.3.4 華能武川李漢梁風電場一期工程開建
3.3.5 牤牛海風場一期工程竣工發電
3.4 內蒙古風力發電CDM項目
3.4.1 清潔發展機制(CDM)
3.4.2 大唐內蒙古卓資風電CDM項目獲聯合國注冊
3.4.3 大唐物資成功注冊兩內蒙風電CDM項目
3.4.4 華電開魯風電CDM項目碳減排協議簽署
3.5 內蒙古輝騰錫勒風電場
3.5.1 輝騰錫勒風電場成為中國單機容量最大風電場
3.5.2 輝騰錫勒風電場發展造就全國大型風電基地
3.5.3 中國自主研發2.0兆瓦風電機組落戶輝騰錫勒
3.5.4 輝騰錫勒風電機組為奧運提供電力保障
3.6 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3.6.1 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面臨產業化困境
3.6.2 內蒙古大型風電場建設存在的問題
3.6.3 促進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的主要策略
3.6.4 內蒙古風能資源開發建議
第四章 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行業財務狀況分析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Inner Mongolia, China wind power market in 2012-2016 Forecast Report
4.1 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經濟規模
4.1.1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銷售規模
4.1.2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利潤規模
4.1.3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資產規模
4.2 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盈利能力指標分析
4.2.1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虧損面
4.2.2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銷售毛利率
4.2.3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成本費用利潤率
4.2.4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銷售利潤率
4.3 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營運能力指標分析
4.3.1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應收賬款周轉率
4.3.2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流動資產周轉率
4.3.3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總資產周轉率
4.4 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償債能力指標分析
4.4.1 2007-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資產負債率
4.4.2 2010-2011年3月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利息保障倍數
4.5 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財務狀況綜合分析
4.5.1 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財務狀況綜合評價
4.5.2 影響內蒙古風力等新能源發電業財務狀況的經濟因素分析
第五章 內蒙古風電產業區域發展分析
5.1 錫林郭勒盟
5.1.1 錫林郭勒盟風能資源豐富
5.1.2 錫林郭勒盟打造百萬千瓦風電基地
5.1.3 錫林郭勒盟風電發電量增長迅猛
5.1.4 錫林郭勒盟啟動三大風電項目
5.1.5 錫林郭勒盟首個風電設備項目投產
5.2 赤峰市
5.2.1 赤峰市風能資源簡述
5.2.2 赤峰市風電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5.2.3 大型風力發電場落戶赤峰
5.2.4 赤峰三大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
5.2.5 赤峰風電裝機突破百萬千瓦
5.3 阿拉善盟
5.3.1 阿拉善盟風能資源簡述
5.3.2 阿拉善盟發展風能的有利條件
5.3.3 阿拉善盟大力發展風電產業
5.3.4 40萬千瓦風電場項目落戶阿拉善
5.3.5 阿拉善左旗賀蘭山風電場開工建設
5.4 巴彥淖爾市
5.4.1 巴彥淖爾市風能資源簡述
5.4.2 巴彥淖爾市加速風電產業發展
5.4.3 巴彥淖爾風電裝機規模持續擴張
5.4.4 巴彥淖爾市烏拉特中旗風電產業升溫
5.5 烏蘭察布市
5.5.1 烏蘭察布市風電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5.5.2 烏蘭察布市大力發展風電產業
5.5.3 龍源49.5MW風電項目開工建設
5.5.4 三興重工風電塔筒項目竣工
5.6 其他
5.6.1 呼和浩特建設大型風電設備項目
5.6.2 包頭市崛起風電產業集群
5.6.3 興安盟風能資源開發取得進展
5.6.4 通遼首個風電項目并網發電
5.6.5 鄂爾多斯伊和烏素風電二期首臺機組并網
第六章 風電設備的發展
6.1 國際風電設備發展概況
2012-2016年中國內蒙古風力發電市場調研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6.1.1 世界風電設備制造業快速發展
6.1.2 世界風電設備裝機容量分地區統計
6.1.3 全球風電機組供求趨于平衡
6.1.4 世界風電設備巨頭加速市場擴張
6.1.5 歐洲風能設備市場競爭逐漸激烈
6.2 中國風電設備產業的發展
6.2.1 中國風電設備行業發展研析
6.2.2 中國風電設備制造異軍突起
6.2.3 風電設備市場迎來高速增長期
6.2.4 風電設備行業現狀及企業發展分析
6.2.5 國內風電市場份額被國外企業瓜分
6.3 內蒙古風電設備產業的發展
6.3.1 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拉動設備制造業
6.3.2 內蒙古風電設備市場廣闊
6.3.3 內蒙古發展設備制造業完善風電產業鏈
6.3.4 呼包鄂地區風電設備制造業迅速崛起
6.3.5 通遼市打造東北地區最大風電設備制造基地
6.4 相關風電設備及零件發展分析
6.4.1 風電制造業遭遇零部件掣肘
6.4.2 風電機組發展狀況分析
6.4.3 中國風電機組實現自主研發大跨越
6.4.4 中國風機市場發展及競爭分析
6.4.5 國內自主研發最長風電葉片批產下線
6.4.6 風電軸承業市場及企業分析
6.5 風電設備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6.5.1 中國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存在的難題
6.5.2 風電設備制造業應警惕泡沫的存在
6.5.3 發電設備國產化水平不高制約風電產業發展
6.5.4 國產風電設備突圍的對策
6.5.5 中國風電設備制造技術發展出路分析
第七章 風力發電的成本與定價
7.1 中國風力發電成本的概況
7.1.1 風電成本構成
7.1.2 中國加快風電發展降低成本迫在眉睫
7.1.3 中國風電成本分攤問題亟需解決
7.1.4 降低風力發電成本的三條基本原則
7.2 中國風力發電電價的綜述
7.2.1 中國風電電價政策探析
7.2.2 電價附加補貼將到位加速風電發展
7.2.3 2009年我國政府推出風電標桿電價
7.2.4 2010年國內風電市場掀起“價格戰”
7.2.5 中國風電價格形成機制背后的隱患
7.3 風電項目兩種電價測算方法的分析比較
7.3.1 風電場參數設定
7.3.2 電價測算
7.3.3 結論
7.4 風力發電等實施溢出成本全網分攤的可行性研究
7.4.1 實施發電溢出成本全網分攤的影響因素和控制手段
7.4.2 風力發電的合理成本及走勢
7.4.3 風力發電溢出成本全網分攤結果分析
7.4.4 可再生能源發電綜合溢出成本全網分攤的可能性
7.4.5 效益分析
第八章 風力發電特許權項目分析
8.1 風電特許權方法的相關概述
8.1.1 國際上風電特許權經營的初步實踐
8.1.2 政府特許權項目的一般概念
2012-2016 nián zhōngguó nèiménggǔ fēnglì fādiàn shìchǎng tiáo yán jí fāzhǎn qiánjǐng yùcè bàogào
8.1.4 BOT電廠項目的經驗綜述
8.1.5 風電特許權經營的特點
8.2 實施風電特許權方法的法制環境簡析
8.2.1 與風電特許權相關的法律法規
8.2.2 與風電特許權相關的法規和政策要點
8.2.3 現有法規對風電特許權的支持度與有效性
8.3 中國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實施情況綜述
8.3.1 風電特許權項目招標的基本背景
8.3.2 第一批風電特許權示范項目情況
8.3.3 第二批特許權示范項目情況
8.3.4 第三批特許權示范項目
8.3.5 第四批特許權招標的基本原則
8.3.6 第五期風電特許權招標改用“中間價”
8.3.7 第六期風電特許權中標價格下滑
8.3.8 2010年中國啟動海上風電特許權招標
8.4 風電特許權經營實施的主要障礙以及對策
8.4.1 全額收購風電難保證
8.4.2 長期購電合同的問題
8.4.3 項目投融資方面的障礙
8.4.4 稅收激勵政策
8.4.5 使特許權項目有利于國產化的方式
8.4.6 風資源的準確性問題
第九章 風力發電產業投資分析
9.1 內蒙古風電產業的投資機遇
9.1.1 中國宏觀經濟發展勢頭向好
9.1.2 中國調整宏觀政策促進經濟增長
9.1.3 低碳經濟成新能源產業發展契機
9.1.4 內蒙古風電產業迎來發展機遇
9.2 內蒙古風電產業投資概況
9.2.1 風電成為能源緊缺時代投資新寵
9.2.2 內蒙古掀起風力發電投資熱潮
9.2.3 外資涌入尋求開發內蒙古風能資源
9.2.4 大規模投資拉動內蒙古風電產業擴張
9.2.5 風電投資熱遭遇定價掣肘
9.3 投資風險
9.3.1 內蒙古風電投資的潛在風險
9.3.2 風電發展初級階段市場存在風險
9.3.3 風電產業中的隱含風險分析
9.3.4 風電企業無序開發值得警惕
9.4 風電投資風險的防范及發展前景
9.4.1 風電投資風險防范策略
9.4.2 風電投資的信貸風險防范
9.4.3 風電投資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9.4.4 未來風電設備產業投資預測分析
第十章 風電產業前景展望
10.1 中國風力發電產業未來發展預測分析
10.1.1 2012-2016年中國風力等新能源發電行業預測分析
10.1.2 2020年中國風力發電量預測分析
10.1.3 中國風電發展目標預測與展望
10.1.4 國內風電場建設的發展預測分析
10.1.5 中國風電產業未來發展思路
10.2 風電設備行業發展前景
10.2.1 風電設備市場前景看好
10.2.2 風電設備行業發展前景廣闊
10.2.3 風電設備制造行業的樂觀發展前景
2012-2016予測レポートの研究と內モンゴル、中國の風力発電市場の発展
10.3 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前景
10.3.1 內蒙古風電產業發展潛力巨大
10.3.2 內蒙古風電設備市場前景廣闊
10.3.3 內蒙古將建設國家級風電基地
10.3.4 2012-2016年內蒙古風電產業前景預測分析
第十一章 中^智林-風力發電的政策環境分析
11.1 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政策環境
11.1.1 可再生能源扶植政策力度還可以加強
11.1.2 支持核電風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11.2 《可再生能源法》的作用與影響
11.2.1 促進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根本動力
11.2.2 帶來巨大的市場新機遇
11.2.3 保證未來國家能源安全
11.2.4 中國能源結構變革的序曲
11.2.5 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插上了翅膀
11.3 風力發電的政策環境分析
11.3.1 中國著手建設完備的風力發電工業體系
11.3.2 政策促發風電產業化的生機
11.3.3 風力發電的發展需政府政策支持
11.3.4 財政部出臺政策支持風電產業發展
11.3.5 2009年我國完善風電上網電價政策
13.3.5 2010年政府加強風電設備市場調控
11.3.7 2011年內蒙古提高風電開發準入門檻
附錄
附錄一:《促進風電產業發展實施意見》
附錄二:《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三:《風電場工程建設用地和環境保護管理暫行辦法》
附錄四:《內蒙古自治區風能資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
http://www.htout.com/DiaoYan/2012-02/neimenggufenglifadianshichangdiaoyan.html
略……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7365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