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業務創新與營銷專題研究報告》 | |
創新是銀行的生命線。隨著國內資本市場和債券市場的興起,外資銀行的全面進入以及匯改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國內銀行依靠利差作為主要收入來源的盈利模式正在面臨嚴重挑戰。金融創新已成商業銀行維持競爭力的當務之急和無可回避的必然選擇。 | |
營銷是銀行取得市場地位的突破口。當前,銀行業的競爭即將完全市場化,競爭方式已經超越技術和資本層面,營銷已經成為銀行的核心要素之一。營銷機會的發掘和把握、營銷方法的設計和創新,對銀行業的影響將越來越大。 | |
《中國銀行業公司業務創新與營銷專題研究報告》立足金融創新的前沿,選取典型的銀行創新產品、業務模式、制度理念、實際案例等各類信息,通過全面、深入的分析,幫助讀者理出銀行業創新的脈絡和思路,幫助銀行進行業務創新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 | |
《中國銀行業公司業務創新與營銷專題研究報告》把握銀行營銷工作重點,評析與銀行業務緊密相關的市場營銷機會以及同業的成功營銷經驗,幫助客戶拓展市場營銷空間、發掘市場機會、搶占制勝先機。 | |
《中國銀行業公司業務創新與營銷專題研究報告》根據當前公司發展中的熱點課題或訂閱客戶反饋,每期選擇一個研究專題,我們將奉行與銀行客戶合作研究、共享研究成果的服務理念,以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力求向讀者展示新業務、新產品的全貌,努力打造有針對性、有應用價值和時效性強的分析報告。在分析中,我們更注重分析相關業務發展策略和實際操作要點,以此為銀行開拓相關業務領域提供借鑒和幫助。 | |
研究的內容主要包括: | |
《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如何經營》對于各級銀行中高層管理人員、公司業務部、風險管理部、產品研發部、戰略研究部、綜合管理部等部門均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 |
《中國銀行業公司業務創新與營銷專題研究報告》為半月刊,每月15日、31日定期發布。 | |
本期專題: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如何經營? | |
全^文:http://www.htout.com/DiaoYan/2012-09/xiaoqiyejinrongfuwuzhuanyingjigouruh489.html | |
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是根據戰略事業部模式建立、主要為小企業提供授信服務的專業化機構。為引導各銀行業金融機構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銀監會“六項機制”建設要求,改進小企業金融服務,發揮專業化經營優勢,根據近年來銀行探索小企業金融服務的實踐經驗以及有關法律、法規,銀監會2008年12月5日發布《銀行建立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指導意見》,向各商業銀行推廣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模式。針對這一發展趨勢,本期專題我們通過解讀銀行建立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指導意見,明確了商業銀行成立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政策指引,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有針對性的對我國小企業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進行分析,達到逐條解析和給出商業銀行開展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建設的實施辦法,對銀監會指導意見中涉及到的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經營過程中須建立的幾大機制進行了具體的分析、研判和操作建議。然后,以招商銀行已經設立的小企業信貸中心為標桿銀行,分析其設立的經過、發展目標和經營策略。最后,將國內外開展小企業信貸專營業務比較好的銀行的經營進行了介紹。通過以上介紹,我們總結了銀行在開展小企業信貸專營服務過程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并將其系統化的歸納為需要建立的六大機制中。這些內容期望能為銀行更好地開展小企業信貸業務提供全面豐富的決策參考。 | |
第一部分 解讀銀行建立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指導意見 | 產 |
一、指導意見出臺的背景 | 業 |
(一)銀監會提出“擴點”、“增貸”、“創新”六字方案 | 調 |
(二)國家政策一貫扶持小企業信貸 | 研 |
(三)銀監會發布《指導意見》 | 網 |
二、為何設立小企業信貸專營機構 | w |
三、銀監會指導意見的具體內容 | w |
四、如何解讀銀監會指導意見 | w |
第二部分 我國小企業金融服務供給與需求分析 | . |
一、目前我國中小企業陷入困境 | C |
二、中小企業融資供給分析 | i |
(一)目前我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 | r |
(二)商業銀行在改進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方面所做的努力 | . |
(三)國外中小企業融資經驗 | c |
三、中小企業融資需求分析 | n |
(一)中小企業融資的普遍特點 | 中 |
(二)不同類型的中小企業融資的不同特點 | 智 |
第三部分 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經營管理 | 林 |
一、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經營轉型 | 4 |
How to run small business financial services franchise organizations | |
(一)如何設立 | 0 |
(二)如何處理與原所轄行的關系 | 0 |
(三)如何借鑒已有經驗 | 6 |
二、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的機制建設 | 1 |
(一)如何建立成本利潤核算機制 | 2 |
(二)如何建立流程化的信貸審批機制 | 8 |
(三)如何建立產品和服務創新機制 | 6 |
(四)如何建立激勵約束機制 | 6 |
(五)如何建立人才培養機制 | 8 |
(六)如何建立風險管理機制 | 產 |
第四部分 標桿銀行:招商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設立過程及經驗解析 | 業 |
一、招商銀行成立小企業信貸中心 | 調 |
(一)成立經過 | 研 |
(二)發展目標 | 網 |
二、招商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的經營管理 | w |
(一)全方位支持小企業信貸 | w |
(二)推出新的金融服務品牌 | w |
(三)重點支持具有集群效應的小企業客戶群 | . |
(四)建設完善的營銷體系 | C |
(五)多舉措控制信貸風險 | i |
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如何經營 | |
三、招商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的特點 | r |
(一)明確中小企業標準 | . |
(二)尋找合適的客戶 | c |
(三)推行配套服務機制 | n |
四、招商銀行小企業信貸中心與現有體系的關系 | 中 |
第五部分 國內外商業銀行小企業專營經驗探索 | 智 |
一、美國富國銀行的小企業銀行業務 | 林 |
(一)美國富國銀行簡介 | 4 |
(二)信用評分 | 0 |
(三)微小企業貸款信貸技術 | 0 |
(四)在中國運用的可行性 | 6 |
(五)富國銀行小企業信貸產品“企業通” | 1 |
二、印度ICICI銀行的中小企業銀行業務 | 2 |
(一)以客戶為中心 | 8 |
(二)控制風險 | 6 |
(三)交叉銷售 | 6 |
(四)成本效率最優化 | 8 |
三、中國銀行建立小企業“信貸工廠” | 產 |
(一)簡化業務流程提高中小企業貸款效率 | 業 |
(二)創新擔保方式拓寬中小企業融資渠道 | 調 |
xiǎo qǐyè jīnróng fúwù zhuānyíng jīgòu rúhé jīngyíng | |
(三)規范的風險管理降低自身風險 | 研 |
四、浙商銀行打造小企業信貸專營支行 | 網 |
(一)專營支行、特色支行、專營部門 | w |
(二)推出了一系列信用方式和準信用方式下的貸款產品 | w |
(三)研發注重實地調查和科學論證 | w |
(四)信貸管理體現新意 | . |
圖表目錄 | C |
圖表1:小企業信貸的管理的四種模式 | i |
圖表2:貸款流程的巨大變化使小企業貸款業務的盈利性大增 | r |
圖表3: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拓展模式(初始階段) | . |
圖表4:中小企業信貸業務拓展模式(加強覆蓋模式) | c |
《公司業務創新與營銷專題研究報告》 2008年出刊概覽 | n |
2008年第24期并購貸款開閘,商業銀行如何把握業務機遇與挑戰2008年12月30日 | 中 |
2008年第23期票據業務:基礎授信產品煥發青春2008年12月15日 | 智 |
2008年第22期經濟波動時期商業銀行如何設計貸款擔保方案?2008年11月30日 | 林 |
中小企業の金融サービスのフランチャイズ組織を実行する方法 | |
2008年第21期事業部改革標桿:民生銀行前行中的羈絆與光明2008年11月15日 | 4 |
2008年第20期中小銀行困境突圍—聚焦西南三省一市五家城商行聯盟事件2008年10月31日 | 0 |
2008年第19期村鎮銀行如何下鄉?2008年10月15日 | 0 |
2008年第18期從行業信貸投向看商業銀行授信服務策略2008年9月30日 | 6 |
2008年第17期物流銀行操作實務及同業案例精解2008年9月15日 | 1 |
2008年第16期銀行品牌建設:高端營銷的力量2008年8月31日 | 2 |
2008年第15期現金管理業務:商業銀行新的“掘金點”2008年8月15日 | 8 |
2008年第14期商業銀行如何實現交叉銷售2008年7月30日 | 6 |
2008年第13期商業銀行福費廷業務及銀行操作案例2008年7月15日 | 6 |
2008年第12期商業銀行中小企業信貸產品創新研究與產品集萃2008年6月30日 | 8 |
2008年第11期商業銀行銀銀合作業務發展策略及操作實務2008年6月15日 | 產 |
2008年第10期20家“2007年度全國小企業金融服務先進單位”巡禮2008年5月31日 | 業 |
2008年第9期商業銀行公司理財業務發展現狀與策略分析2008年5月15日 | 調 |
2008年第8期商業銀行流程化改造現狀與策略分析2008年4月30日 | 研 |
http://www.htout.com/DiaoYan/2012-09/xiaoqiyejinrongfuwuzhuanyingjigouruh489.html
略……
如需購買《小企業金融服務專營機構如何經營》,編號:11AA312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
請您致電:400 612 8668、010-6618 1099、66182099、66183099
或Email至:KF@Cir.cn 【網上訂購】 ┊ 下載《訂購協議》 ┊ 了解“訂購流程”